【举报电话】:29726052 【举报邮箱】:1134699055@qq.com【国家网信办举报中心】:https://www.12377.cn【天津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https://www.qinglangtianjin.com
戚继光与黄崖关
浏览量
【摘要】:
在黄崖关长城景区的太平寨瓮城前广场,塑有一尊高8.5米的花岗岩塑像,全身戎装,威武庄严,俯视群山,这位塑像就是明代抗击残元势力、镇守蓟镇长城、威震边寨十六年的民族英雄戚继光。
戚继光(1528~1587),明代抗倭名将,著名军事家。字元敬,号南塘,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人。17岁时,父亲病逝,他便承袭了父亲的职位,任山东登州卫指挥。
隆庆二年(1568)夏,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寇之乱后,经蓟辽保定总督谭纶推荐,朝廷任命戚继光出任蓟镇总兵,镇守地区东起山海关、西到居庸关一带。戚继光出任蓟镇总兵,正是蓟镇边务严重混乱、残元骑兵频频骚扰的时候。当时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尽快建立一支勇敢善战的军队,以遏制残元势力的嚣张气焰。为防止北方残元势力的入侵,隆庆皇帝下诏书,调集步兵3万,征集浙兵3千,由戚继光专门训练,以建立一支勇敢善战的军队。
戚继光总结了在浙江练兵抗倭的经验,制定了练胆气、练耳目、练手足、练营阵等训练内容。在训练之前,他首先注重选兵,以保证军队素质。他训练士兵恩威并施。一方面,他痛恨长官克扣军粮,向士兵讲“吃百姓粮食就要为保卫老百姓杀敌”的道理,使士兵明白作战的目的。在训练中,戚继光身先士卒,经常在士兵面前示范刀枪,攀登悬崖。另一方面,他实行明确的赏罚制度,规定练兵中技艺超群者,可得到锦缎、银钱等赏赐;成绩下等者,即使是军官,也要受到捆打、参革等处罚。对于强买强卖、打架争斗、偷百姓田园瓜果、奸淫妇女等行为都要受到严厉处罚,甚至在行军途中因大小便掉队在三里之内赶不上队伍者也要受到穿耳朵的处罚。
朝廷为摆脱边务困境,批准了戚继光提出的“创建空心敌台,规划长城边备”的建议。三年内共修复空心敌台1100多座,到隆庆五年,完成了蓟镇防务范围内的全部长城防御设施的修建。空心敌台的修成,不仅完善了长城防御体系,而且还为全面改革长城防御体系积累了经验。
戚继光的一生正如他的诗《马上作》所描述的,“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这首诗概括了他的戎马生涯,抒发了他报效国家的赤胆忠心。